基坑支护工程的规定是通过详细的勘察和设计,选择适当的支护形式和施工方法,监测和报告施工的过程和结果,确保基坑在施工过程中不塌陷,并减少对周边环境和设施的影响。基坑支护工程
基坑是建筑工程中为了开挖或施工而暂时挖掘和清理出来的土方坑壁结构。为了保障基坑支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建筑施工单位在完工后必须进行验收,以确保支撑结构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并且能够承受设计荷载,确保使用安全。基坑支护工程
基坑支护工程量是工程量清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为了保证基础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种措施。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基坑支护工程量的计算过程。
假设有一个面积为500平方米,深度为6米的基坑需要进行支护,支护方式采用钢支撑和混凝土墙体结合的复合支护,要求基坑支护完毕后,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
钢支撑数量计算
首先需要计算所需的钢支撑数量。计算公式如下:
钢支撑数量 = 周长 / 支撑间距
周长 = 2 x (长 + 宽) = 2 x (25 + 20) = 90(米)
支撑间距 = 1.5米(一般不大于2米)
钢支撑数量 = 90 / 1.5 = 60个
钢支撑长度计算
钢支撑长度计算公式为:
钢支撑长度 = 基坑深度 + (2 x 安全系数)+ 余量
安全系数一般取1.2
余量一般取0.5米
钢支撑长度 = 6 + (2 x 1.2)+ 0.5 = 9.9米
钢支撑计算材料体积
钢支撑的材料一般是钢管,其长度为9.9米,直径为48毫米。计算公式如下:
钢支撑材料体积 = 直径 x 直径 x 0.785 x 长度 x 数量
钢支撑材料体积 = 48 x 48 x 0.785 x 9.9 x 60 = 871,420毫升或0.87立方米
混凝土墙体计算
采用混凝土墙体支撑时,首先需计算所需混凝土的体积。计算公式如下:
混凝土体积 = 基坑面积 x 墙体宽度 x 墙体高度
墙体宽度一般取0.4米
墙体高度应不小于基坑深度,一般具体应按照实际情况计算,这里以7米为例。
混凝土体积 = 500 x 0.4 x 7 = 1,400立方米
钢筋数量计算
钢筋的数量可以通过计算混凝土体积来得到。一般钢筋的含量可根据混凝土体积按一定比例进行计算。在这里,采用6级钢筋,并按每立方米混凝土采用120公斤钢筋计算。
钢筋数量 = 混凝土体积 x 钢筋用量
钢筋用量 = 120公斤/立方米
钢筋数量 = 1400 x 120 = 168,000公斤
土方开挖:
按照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土方开挖方法,包括机械挖掘、人工挖掘或等。
根据挖掘进度,设立警示标志和安全围挡,确保周边建筑、道路和人员的安全。
支护结构施工:
根据选定的支护方法,进行支撑结构的施工,如钢支撑的预制和安装、深层桩墙的钻孔和灌注等。
严格控制支护结构的水平度、垂直度和位置,保证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基坑排水:
针对基坑内的地下水问题,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如井点降水、管道排水或加固排水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