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头锚固型锚杆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杆体材料宜用Ⅱ级钢筋杆体直径为16~32mm,树脂锚固剂的固化时间不应大于10min,快硬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2min,树脂锚杆锚头的锚固长度宜为200~250mm,快硬水泥卷锚杆锚头的锚固长度宜300~400mm,托板可用Q235钢厚度不宜小于6mm,尺寸不宜小于150mm*150mm,锚头的设计锚固力不应低于50kN,服务年限大于5年的工程应在杆体与孔壁间注满水泥砂浆。
下锚杆:
1)下锚前应检查灌浆管有无或堵塞,接口处是否牢固,防止压力加大时开裂跑浆;
2)将一根Φ30mm的灌浆管绑扎在锚杆上,绑扎松紧适度,以灌浆后较易拔出为宜。灌浆管下端一般比锚杆体下端短150mm,下端管口用胶布或水泥袋等暂时封闭,防止下锚时孔内土体堵塞灌浆管口;
3)用塔吊或钻机架将锚杆和灌浆管一同吊起放入孔中,安放时应避免锚杆扭曲、弯折及部件松脱。下锚过程中若遇杆体无法下至孔底时,应将杆体拔出并用钻机重新扫孔后再下锚;
4)锚杆体下到孔位后,要测量顶部标高,做到整体平整。
边坡锚杆搭架
锚杆支护具有以下特点:
1.提供开阔的施工空间,极大地方便土方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锚杆施工机械设备的作业空间不大,适合各种地形及场地。
2.对岩土体的扰动小:在地层开挖后,可施加预应力。
3.锚杆的作用部位、方向、间距、密度和施工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4.用锚杆代替钢或钢筋混凝土支撑,可以节省钢材,改善施工条件,尤其对于面积很大、支撑布置困难的基坑。
5.锚杆的抗拔力可通过试验确定,可保证设计有足够的安全度。
边坡锚杆搭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