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以下是关于2025版《边坡工程安全规范》对锚杆施工提出的新要求概述,字数控制在250-500字之间:
2025版边坡工程安全规范锚杆施工新要求要点
2025版《边坡工程安全规范》在锚杆施工方面显著提升了技术要求和管理标准,聚焦于施工全过程精细化控制、质量可追溯性及安全风险预防,主要新要求包括:
1.施工前地质核查与设计验证强化:
*精细化地质验证:要求在钻孔前,对设计锚固段位置进行更详细的地质核查(如补充勘探孔、孔内成像等),尤其关注复杂地层(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的分布和性状,确保设计锚固段位于稳定岩土层中。若实际地质与设计差异显著,必须暂停施工并重新评估设计。
*材料进场检验双控:锚杆体(钢筋、钢绞线)、锚具、连接器、波纹管、注浆材料等关键材料,除常规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外,新增关键性能参数(如钢绞线松弛率、锚具效率系数、注浆材料膨胀率/泌水率)的第三方见证抽样检测要求。
2.钻孔精度与过程控制严格化:
*钻孔轨迹监控:对长度超过25米或设计倾角偏差要求高的锚杆,提倡或强制要求采用随钻测斜仪等设备实时监控钻孔轨迹,确保孔斜、孔深、方位角满足设计允许偏差(新规范可能收严了允许偏差值)。
*岩粉/岩芯鉴定:要求详细记录不同深度钻出的岩粉性状或岩芯采取率、RQD值,并与地质勘察资料对比,作为锚固段地层确认和必要时调整孔深的依据。
3.注浆工艺精细化与质量提升:
*二次高压注浆标准明确:对压力分散型锚杆或设计要求的锚杆,二次高压注浆的压力、持续时间、浆液水灰比、劈裂标准等关键参数有更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强调实时监测注浆压力与注浆量,确保注浆饱满和有效扩散。
*全长防腐与注浆密实保障:对性锚杆,强调全长波纹管或套管防护下的孔底返浆工艺,要求返浆浓度与进浆浓度基本一致且持续稳定后方可结束注浆,确保锚固段全长和自由段防腐层得到充分保护与填充。
4.张拉锁定与荷载传递管控:
*分阶段张拉与持荷时间:细化张拉程序,强调分阶段(如0.25、0.5、0.75、1.0、1.1倍设计荷载)缓慢、均匀加载,并在设计荷载和超张拉荷载下明确规定持荷稳定时间(可能延长至10-15分钟),确保应力有效传递和地层蠕变稳定。
*荷载损失补偿:要求张拉锁定后及时(如24小时内)监测预应力损失,若损失超过设计允许值(新规范可能设定更严格标准),必须进行补偿张拉。
5.验收资料与信息化管理:
*全过程数字化记录:强制要求采用信息化手段记录施工全过程关键数据(钻孔参数、注浆参数、张拉数据、验收影像等),形成电子化档案,确保可追溯性。
*隐蔽工程验收影像化:对下锚、注浆管安装、承载体安装等关键隐蔽工序,要求留存清晰的影像资料作为验收必备文件。
总结:2025版规范显著提升了锚杆施工的技术门槛和管理要求,在于通过地质精细验证、材料严格双控、工艺参数执行、过程实时监控、数据完整记录,实现锚杆施工质量与长期安全性能的本质提升,降低边坡工程风险。施工单位需提前升级技术装备、加员培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适应新要求。
边坡锚杆工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要点
边坡锚杆工程的安全管理需贯穿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方能有效控制风险,保障工程安全:
一、设计阶段:安全基石
*勘察:详尽地质勘察(岩土性质、结构面、地下水),识别潜在滑坡面与不稳定区域,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科学设计:基于勘察数据,计算边坡稳定性,合理确定锚杆参数(长度、间距、倾角、承载力)。选用符合规范的高强度材料,并考虑工况(暴雨、)下的安全裕度。
*明确要求:设计文件清晰标注关键施工工艺(如钻孔精度、注浆压力、张拉程序)及验收标准,为施工安全提供明确指引。
二、施工阶段:风险管控
*严控边坡稳定:遵循“分级开挖、及时支护”原则,严禁超挖。施工前完成坡顶截、排水系统,防范地表水侵蚀。
*精细锚杆施工:
*钻孔安全:核查孔位、角度,松散地层采用套管跟进,严防塌孔;实时监测,预防偏钻触及管线。
*注浆可靠:严格按配比制浆,采用孔底返浆法,确保注浆饱满密实,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张拉锁定:设备经检定合格,分级缓慢加载并同步监测,锁定至设计预紧力。
*规范作业防护:高空作业平台稳固,人员系挂安全带;临边设置可靠防护栏;划定危险区域,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
*全程监测预警:施工期实施边坡位移、锚杆应力等监测,数据异常立即预警并排查,消除隐患后方可复工。
三、运维阶段:长效安全保障
*建立档案:完善竣工资料(设计图、材料证明、施工记录、监测数据、验收文件),为后期维保提供依据。
*定期检查:制定巡检计划(常规季度查、暴雨后紧急查),重点检查锚头锈蚀、松动、边坡开裂、渗水及排水系统状况。
*检测:定期(如5-10年)进行检测评估(锚杆预应力测试、无损探伤),依据结果制定修复或加固方案。
*动态管理:持续监测边坡稳定性,结合环境变化及检查结果,动态更新维护策略。
结语:
边坡锚杆工程安全系于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设计是基础,施工是关键,运维是保障。环环相扣、严控风险,方能构筑稳固可靠的边坡防护体系,守护生命财产安全。
边坡锚杆施工安全红线:8类违规操作必须
边坡锚杆支护是保障高边坡稳定的关键,但违规操作极易引发坍塌、坠落等致命事故。以下8类红线操作,必须零容忍,坚决:
1.无方案施工:严禁未编制、审批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方案严重脱离现场实际便盲目施工。
2.支护滞后冒险:严禁在边坡开挖后未按设计及时进行锚杆支护,或支护强度不足时继续下挖作业,这是威胁!
3.孔口无防护:钻孔、注浆、安装锚杆时,孔口周边必须设置稳固的防护栏或盖板,严禁人员靠近无防护的孔口。
4.临边无防护/不系挂:在边坡边缘作业,必须设置可靠的防护栏杆和安全网;高空(2米及以上)作业人员必须100%正确佩戴并系挂安全带。
5.设备带病运行:严禁使用未经检查验收、安全装置失效(如钻机支腿不稳、吊索具磨损超标)或存在严重故障的机械设备。
6.锚索张拉失控:张拉作业时,锚具后方严禁站人;必须使用支架固定千斤顶,操作人员位于侧面安全区域,防止断索、飞锚。
7.个体防护缺失: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涉及粉尘、噪音、化学品的作业,必须佩戴相应防护用品。
8.未验收投入使用:锚杆注浆体强度、张拉锁定力等关键指标未达到设计要求并通过验收前,严禁提前施加荷载或进行后续开挖。
安全是生命线,规程是符。每一次对红线的漠视,都是对生命安全的。全体人员务必时刻警醒,严守规程,互相监督,让违规操作无处遁形,确保边坡锚杆施工安全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