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工程是个程,设计的安全储备相对可以小些,但又与地区性有关。不同区域地质条件其特点也不相同。基坑支护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以及施工技术互相交叉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交互影响的系统工程,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主要有1.排桩支护,桩撑、桩锚、排桩悬臂;
2.地下连续墙支护,地连墙+支撑;
3.水泥挡土墙;
4.土钉墙(喷锚支护);
5.逆作拱墙;
6.原状土放坡;
7.桩、墙加支撑系统
临边防护1、基坑施工必须进行临边防护。深度不超过2M的临边可采用1.2M高栏杆式防护,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还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式防护。2、临边防护栏杆离基坑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50cm。
一般同等条件下支护形式的造价从低至高依次为:放坡开挖<土钉墙(复合土钉墙)<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SMW工法)<排桩<地墙。
由于基坑支护工程造价高,开工数量多,是各施工单位争夺的重点,又由于技术复杂,涉及范围广,变化因素多,事故频繁,是建筑工程中有挑战性的技术上的难点,同时也是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的重点。基坑支护工程
1、土钉形式有钢管土钉和钢筋土钉,坡面采用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面层;2、当土钉墙后存在滞水时,应在含水层部位的墙面设置泄水孔或采取其他疏水措施,减小墙背后的水压力,提高土钉墙稳定性;3、当采用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时,预应力锚杆应采用钢绞线锚杆,且锚杆应布置在土钉墙的较上部位;当用于增强面层抵抗土压力的作用时,锚杆应布置在土压力较大及墙背土层较软弱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