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体制作及安装普通拉力型锚索制作工艺要求①锚索材料选用3×7φ5、fpk=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无粘结钢绞线,其力学性能必须符合现行《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锚具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规定。②锚索编束要确保每一束钢绞线均匀排列,平直、不扭不叉,并需要除绣、除油污,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蚀坑应剔出。冠梁锚索施工
锚索锚固段的离散化
施加在锚索上的预应力是通过埋设在稳定岩土体中的锚固段传递给周围岩土体,因此,锚固段是预应力锚索的主要受力部分,也是预应力锚索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至于锚索锚固段的侧阻力分布模式、锚固段荷载、变形特性则是预应力锚索设计的技术。冠梁锚索施工
锚固段的变形分析可以采用荷载传递法进行,首先推导锚索锚固段的荷载传递微分方程,然后,根据锚固段的侧阻力分布模式,并利用边界条件即可求得锚固段上任意点处的变形量。通过前面几节的分析,可以确定岩土体在给定侧阻力荷载作用下与锚固段接触面上任意点处的沉降量,以及在给定外加预应力荷载和锚固段侧阻力荷载共同作用锚固段的变形量。下面通过锚固段与周围岩土体荷载、变形协调关系来对预应力锚索体系进行整体分析。
锚索张拉在注浆及锚梁砼达到设计强度70%后进行,张拉锚索前对张拉设备进标定,避免出现应力误差。标定时,将千斤顶、油管、压力表和高压油泵联好,在压力机上用千斤顶主动出力的方法反复试验三次,取平均值,绘千斤顶出力(KN)和压力表指示的压强(Kpa)曲线,作为锚索张拉时的依据。国产压力表初始起动压强不完全相同,所以,标定曲线上必须注明标定时的压力表号,使用中不得调换。压力表损坏或拆装千斤顶后,要重新标定。冠梁锚索施工
锚索张拉分两次逐级张拉,次张拉为总张拉力的70%,两次张拉间隔时间宜不少于3—5天。为减少预应力损失,总张拉力应包括超张拉值,自由段为土层时超张拉值为宜为15%—25%,自由段为岩层时宜为10%—15%。张拉中应对锚索伸长用受力作好记录,核实伸长与受力是否相符。各级张拉力分别为设计张力以25%倍数递增,每级间隔时间2—5分钟,后一级间隔30分钟。为克服地层徐变等因素造成预应力损失,进行一次补张拉,然后锁定,切除多余的钢绞线,用混凝土封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