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支护结构的浪费,可利用原本在基坑完成后通常废弃的围护排桩作为正常使用阶段主体地下结构一部分,形成“桩墙合一”,围护桩可承担大部分的土压力,减小地库外墙受力,可有效减小地下室外墙厚度、边桩数量,增大地下室建筑面积,实现节能降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基坑支护工程地下连续墙软土地区三层地下室以上的基坑采用“两墙合一”地墙较排桩方案较为经济。所谓“两墙合一”即在基坑工程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起到挡土和止水的目的;在结构使用阶段作为主体地下室结构外墙,通过设置与主体地下结构内部水平梁板构件的有效连接,不再另外设置地下结构外墙。地下连续墙的常用厚度为600mm、800mm、1000mm、1200mm。
基坑支护设计时,首先应当依据基坑深度、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等合理划分基坑侧壁安全等级,这是基坑选型的决定性因素。然后综合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施工、气候条件、工期要求、造价等因素合理选择支护结构类型。基坑的安全等级确定后,可以结合水文地质情况和开挖深度,进行基坑选型。基坑支护工程
“、经济合理、施工便利”是基坑设计的三原则。根据基坑破坏的后果将基坑安全等级分为三级。
基坑支护形式简介及适用范围
1. 放坡开挖
放坡开挖是挖除部分土,放出的足够的边坡,实现基坑内的安全。土方边坡一般用边坡坡度表示,不同的土质允许的边坡坡度也不同。
放坡开挖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造价较低;缺点是开挖和回填土方均较大,坑边变形大。软土地层中采用单级放坡开挖的基坑开挖深度不宜大于4m,采用多级放坡开挖的基坑开挖深度不宜大于7m。
基坑工程:
a.深度较大的基坑工程,一般开挖深度大于15m才有较好的经济性;
b.邻近存在保护要求较高的建、构筑物,对基坑本身的变形和防水要求较高的工程;
c.基地内空间有限,地下室外墙与红线距离极近,采用其它围护形式无法满足留设施工操作空间要求的工程;
d.围护结构亦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且对防水、抗渗有较严格要求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