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张拉分两次逐级张拉,次张拉为总张拉力的70%,两次张拉间隔时间宜不少于3—5天。为减少预应力损失,总张拉力应包括超张拉值,自由段为土层时超张拉值为宜为15%—25%,自由段为岩层时宜为10%—15%。张拉中应对锚索伸长用受力作好记录,核实伸长与受力是否相符。各级张拉力分别为设计张力以25%倍数递增,每级间隔时间2—5分钟,一级间隔30分钟。为克服地层徐变等因素造成预应力损失,进行一次补张拉,然后锁定,切除多余的钢绞线,用混凝土封锚。
锚索是边坡支护中的一种加强支护,施工需要按照规定的工序进行,每道工序完成后须经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锚索施工工序含造孔、编索、安装锚索、灌浆、张拉、锚头钢筋混凝土浇筑,封锚施工。
锚索工程正式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破坏性拉拔基本试验,从而验证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在锚索切筋封锚前应进行验收试验,从而核查施工质量的可靠性。但工程实践中往往缺失这两类锚索试验,或试验混乱不堪。如基本试验的循环张拉,验收试验的分级张拉很少有人遵循,导致锚索工程有效性很难控制。锚索
锚索注浆一般均采用孔底返浆工艺,从而利用浆体的重力或粘稠度提高锚索的锚固力。但由于多种原因,实践中工人往往采用孔口“倒浆”或边灌边拔式注浆,造成锚索体的锚固能力不能保障。尤其是孔内存在地下水时,这种不合理的注浆工艺直接导致浆体强度、注浆饱满度等无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