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支护常用的结构类型
1.重力式挡墙是为防止土体坍滑而修筑的,主要承受侧向土压力的墙式建筑物。重力式挡墙主要依靠石砌圬工或水泥混凝土的墙体自重来抵抗土体土侧压力的挡墙。在公路工程中广泛用于支承路堤填土或路堑边坡,以及桥台隧道洞口及河流堤岸等。采用重力式挡墙时,土质边坡高度不宜大于8m,岩质边坡高度不宜大于10m。
2.扶壁式挡墙由立板、底板、扶壁和墙后填土组成的支护。
3.悬臂式围护结构依靠足够的入土深度和结构的抗弯能力来维持整体稳定和结构安全。悬臂式结构对开挖深度很敏感,容易产生较大变形,对相临的建筑物产生不良的影响。悬臂式围护结构适用于土质较好、开挖深度较浅的基坑工程。
4.锚喷支护是由锚杆和喷射混凝土面板组成的支护。其主要作用是限制围岩变形的自由发展,调整围岩的应力分布,防止岩体松散坠落。既可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护使用,也可在某些情况下作为支护或衬砌。
5.坡率法是指控制边坡高度和坡度,无需对边坡整体进行加固而自身稳定的一种人工边坡设计方法。
9、注浆完成后,及时喷射土钉墙混凝土面层,防止钢筋暴露时间过长导致钢筋锈蚀。通过定位桩控制喷射混凝土喷射厚度,设置配合比标识牌和容器称重控制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置施工缝避免早晚温差过大混凝土开裂。喷射前预埋泄水孔,并使用塑料袋封堵泄水孔,避免喷射混凝土堵塞泄水孔。喷射完成后使用靠尺检查表面平整度在2cm以内。
边坡支护类型的选择问题,其实他这个边坡防护的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可以考虑分级放坡,地表设截水沟防止集水下渗,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可梅花型设置排水管,当然如果不是很稳定可插入钢筋+铺设钢筋网,再喷植被混凝土,既加固又美化。
高速路边坡支护工程
对于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挖方数量大,路堑边坡高,地质比较差的地段一般采用预应力锚索地梁,以确保路基高边坡稳定。预应力锚索地梁工程施工是一项地质条件变化复杂、关键工程隐蔽和施工技术难度较大的特殊施工作业,要安排一支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工序如下:
1、锚孔测放
边坡施工边挖边加固,即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不得一次开挖到底。根据各工点工程立面图,按设计要求,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
此工程由于场地狭窄,边坡位置的要求比较,所以做好边坡的施工放线工作十分重要。根据测量放线的位置,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开挖后应及时支护,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层未支护完,不得开挖下一层,同时不得在大雨天开挖施工,坡脚土层必须保持原状土,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3.0m,每段开挖长度不宜大于25m,开挖后,应及时修整坡面,开挖肋梁槽(岩石出露部分